【中医知识】发病、病机和防治原则

发布时间:2023-11-15 浏览量:396

发病

疾病: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,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,出现形质损伤、机能障碍或心理障碍,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。

发病学说: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、类型、机制、规律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理论。


发病:

指疾病的发生过程(包括原病和复发等),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。


正气

正气: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的称谓,是指人体具有抗病、祛邪、调节、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。

气分阴阳一抵抗不同的邪气

气虚——玉屏风散

实证:邪气很盛,正气不虚

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:

正虚感邪则发病

正虚生邪而发病

正气的强弱看决定发病的证候类型


邪气

发病原理: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

虚邪(虚风)

四时不正之气,乘虚侵人,致病较重者。

正邪(正风)

四时之正气,因人体一时之虚而侵人,致病较轻者。

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

正胜邪却——不发病

邪胜正负——发病



影响发病的因素

环境因素:气候、地域、生活工作、社会环境

体质因素(发病的内部因素)

1. 感邪即发——感邪后立即发病者。又称“卒发”、

2. 徐发——指徐缓发病者,又称缓发。

3. 伏而后发——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,不当时发病,而蛰伏于体内,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。

4. 继发——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病症。

合病:指两经以上或两个部位以上的证候同时出现。

并病: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;或一个部位证候未了,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侯。

复发的基本条件

●邪未尽除

●正虚未复

●诱发因素

先清后补

阴虚——滋补

阳虚——温补

病机

病机:疾病发生,发展与变化的机理。

基本病机:邪正盛衰,阴阳失调,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。

系统病机:脏腑,经络,形体关窍病机。

病类病机:六经病机,卫气营血病机和三焦病机。

六经辨证

中医病机学说的结构和内容

病证病机:感冒的病机、哮喘病病机

症状机理:疼痛病机、发热病机、眩晕病机

基本病机: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基本的病理反应,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

邪正盛衰:在疾病发展过程中,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争斗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。

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——《素问·通评虚实论》

实的病机:邪气盛则实

含义:主要指邪气亢盛,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;体质壮实,精神亢奋,壮热烦躁,疼痛拒按,二便不通,脉实有力等。

虚的病机:精气夺则虚

含义:主要指正气不足,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

特点:精,气,血,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已经脏腑经络功能减退,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,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,不足的证候。

气虚气滞(胀)喜按是虚,拒按是实。

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:

正胜邪退:疾病好转或痊愈

邪胜正衰:病情加重,病势恶化,甚至死亡

邪正相持:多见于疾病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

正虚邪恋:多见于疾病的后期,急性转为慢性;或慢性病经久不愈;或留下后遗症

阴阳失调:

阴阳偏盛

阴阳偏衰

阴阳互损

阴阳格拒

阴阳转化

阴阳亡失

阳偏盛: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盛或机能亢奋,代谢活动亢进,机体反应性增强,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。

阳偏盛:发热(状热),面红,舌红,苔黄,脉数有力小便黄,大便干结,口渴

心:热扰心神,舌尖红,心火下移小肠

肺:咳喘,痰黄,带血

肝:目赤,烦躁易怒,头晕,头胀,两胁痛,热扰魂动,噩梦,梦游

脾:湿热

肾:无实热

胃:消谷善饥,呃逆,口臭,口疮,牙龈肿痛

大肠:大便干结

阴偏盛: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,机能障碍或减退,产热不足,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

阴偏衰:机体阳气虚损,机能减退或衰弱,代谢活动减退,机体反应性低下。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。

气虚可以发展成阳虚

阳虚:畏寒肢冷,局部冷感(喜温,喜按)舌淡,苔白,脉迟无力,代谢功能减退,分泌物排泄物清晰,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

心:心悸,神疲,嗜睡,精神不振

肾:腰膝酸扰,脱发,耳鸣,四肢厥冷,浮肿,小便数,遗尿

脾:大便稀溏,完谷不化,纳呆,倦怠,腹胀腹痛

肺:气短,咳喘无力,痰白清稀,神疲乏力

肝:两胁胀闷,畏寒肢冷,头晕眼花,忧郁善恐

阳损及阴:由于阳气虚损,无阳则阴无以生。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阴虚,形成以阳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。

阴损及阳: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,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,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阳虚,形成了以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。

虚寒症

实热证

阴阳亡失: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的亡失,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。

亡阳:机体阳气大量亡失,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,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。

亡阳:大补阳气+敛潜【四逆汤+龙骨牡蛎】

亡阴:机体阴气大量亡失,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,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

精气血的失常:

精,气和血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异常,精,气,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变化

精瘀:行气活血化痰+利尿药

失精:肾气不固|阴虚火旺

气虚: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

【劳则气耗】

气滞:气的流通不畅,郁而不通,导致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

气逆:气的上升太过,下降不及而导致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

气脱:气不内守,大量向外亡失,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

气闭:气机闭阻,外出严重障碍,以致清窍闭塞,出现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

血虚:血液不足,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

出血:血液不循常道,逸出脉外的病理变化

血热:血分有热,使血液运行加速或血液妄行的病理状态

清热生津:葛根,白茅根

干燥性皮肤病——血燥生风

风气内动: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或筋脉失养而形成的具有眩晕,抽搐,震颤等“动摇”特征的一类状态。

风气内动:肝阳化风【肝风内动】,由肝阳上亢发展而成。

肝肾阴虚——肝阳上亢——头摇肢颤,步履不稳——偏瘫,舌歪,昏迷

阴虚风动——肝阴虚

血虚生风——肝血虚

面瘫——经络空虚,风邪入内

寒从中生:机体阳气虚衰,闻讯气化功能减退,阳不制阴,虚寒内生的病理状态。

湿浊内生:因体内津液输布,排泄障碍,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并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。主要与脾,肺,肾三脏功能有关。

脾虚——生湿

火热内生:阳盛有余,阴虚阳亢,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等产生的火热内扰,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。

传变: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中的转移和变化

恶寒,发热——脉浮——表证(皮肤)

太阳——阳明——少阳——太阴——少阴——厥阴

太阳病:伤寒,伤风【表寒】

阳明病:里实热

少阳:半表半里

太阴:脾阳虚

少阴:寒化—心(脾)肾阳虚;热化—心肾不交。

厥阴:寒热错杂,厥热胜浮。

三焦

上焦:肺  心包

中焦:脾胃

下焦:肝肾

卫-气-营-血(由浅入深)

养生以增强正气:

顺应自然(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)

养性调神(心静则神安,神安则气顺增强心理调摄能力)

护肾阳精(泻藏互用,适度)

体魄般炼(形神合一,形动神静)

调摄饮食(宜忌、药膳)

针灸、推拿、药物调养

常用方法

寒者热之:

寒性病证表现出寒象,用温热的方药治疗。

热者寒之:

热性病证表现出热象,用寒凉的方药治疗。

虚则补之:

虚性病证表现出虚象,用补益的方药治疗。

实则泻之:

实性病证表现出实象,用祛邪的方药。

反治的常用方法

热因热用:

用温热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病证。

(真寒假热证)

寒因寒用:

用寒凉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病证。

(真热假寒证)

标本的相对性:

正气为本,邪气为标;

病机为本,症状为标;

先病为本,后病为标;

原发病为本,继发病为标;

脏腑病为本,肌表经络病为标。

扶正:扶助机体的正气,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抗邪、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一适于虚证。

法邪:祛除邪气,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的一种治疗原则一适于实证。

扶正祛邪的运用原则

辨清虚实:虚证宜扶正,实证宜祛邪,

掌提主次;

扶正而不留邪,祛邪而不伤正。

调理精气血津液

调精:填精、固精、疏利精气

调气:补气、调理气机

调血:补血,调理血运

液:滋养津液,祛除水+痰饮。

回到顶部图片